COLUMN
文章專欄
預售屋必看│預售屋客變必注意,在一開始就把格局改好更舒心

甚麼是客變?
「客變」全名是 客戶變更,指的是在 預售屋建造過程中,買方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,向建商提出修改室內格局或水電配置的要求。
簡單來說,就是房子還沒蓋好前,建商給你一次「客製化」的機會,讓你能把空間調整得更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在台灣買 預售屋,最常遇到的就是「客變」——也就是在交屋前,依照自身需求,與建商或代銷協商變更格局、用料或水電配置。這是一個既省錢又省事的機會,但也潛藏許多眉角,以下幫你整理 預售屋客變需要注意的重點:

客變的主要內容
格局調整
改變隔間:例如兩間小房合併成一間大房。
改廚房型態:開放式、封閉式。
水電配置
插座、燈具、網路線的位置與數量。
冷氣機孔、排水管、電源預留。
設備選擇
有些建商允許退掉原有廚具、衛浴設備,改由自己選購。
客變的限制
客變是否需要收費
一般情況下的收費模式
1. 免費客變
多數建商會提供 一次免費客變機會(通常只限於「格局調整」、「水電配置」等基本項目)。
例如:把兩房改成一大房、增加插座、調整開關位置。
2. 部分收費
超過範圍或次數:若多次更改,或更改內容複雜,建商可能會收費。
指定材料/設備:若想換掉建商配的廚具、衛浴,可能需支付差價或加工費。
退料不折現:有些建商即使你不要標配,也不會退錢,而是直接不安裝。
3. 完全不接受客變
部分建商(尤其是大規模建案)為了施工進度與統一性,可能完全不提供客變。
注意事項
提前確認:在簽約前就要問清楚「是否提供客變」、「客變範圍」、「是否收費」。
白紙黑字:若有收費或差價,一定要在「客變確認單」或「合約附註」寫清楚,避免口頭承諾。
比裝潢更省:即便需要收費,通常 在建造中修改比交屋後再拆改便宜,所以若有需求還是值得考慮。
結論:
基本格局/水電調整 → 多數建商免費
特殊需求/材料設備更換 → 可能收費或須補差額
建議簽約前一定要和建商確認清楚,避免後續爭議。

預售屋客變注意事項
1. 客變時機
一般建案會有 「客變期限」,通常在建商進入施工、灌漿前就必須提出需求。
建議在 簽約前或簽約同時 就詢問清楚:是否提供客變?範圍到哪裡?是否收費?
2. 一般變更範圍(並非所有預售屋都提供客變)
✔️ 常見可變更:
隔間牆增減、房間大小調整
廚房開放式/封閉式
浴室乾濕分離設計
插座、開關位置與數量
空調管線預留位置
家具收納空間預留
❌ 通常不能變更:
建築結構(樑柱、承重牆不可拆)
外觀立面(窗戶、陽台格局)
公共管線(排水幹管、瓦斯主幹線)
消防系統位置
3. 設計與實用性
動線規劃:確認玄關、客廳、廚房、臥室的使用動線是否順暢。
收納空間:提前考慮衣櫃、鞋櫃、儲藏室位置,避免入住後才發現收納不足。
電器設備:是否需加插座、USB插孔、網路線孔、電視牆管線等。
未來彈性:小孩房、書房是否需要隔間,或先開放成多功能空間。
4. 水電管線規劃
插座、開關的高度與數量是否符合生活習慣。
是否需 220V電源(例如冷氣、烘衣機、IH爐)。
廚房/浴室水槽與排水管位置是否符合需求。
預留未來可能的設備(洗碗機、飲水機、全熱交換器)。
5. 費用與合約
有些建商提供「免費客變次數」,超出則需收費。
確認是否有 「客變合約或確認單」,避免口頭約定無憑據。
建商可能會規定指定廠商施工,若需自備設計師,須提前談好條件。
若涉及退料(例如退掉廚具、衛浴設備),要確定是否能折現或換等值。
6. 施工品質與驗收
要確認客變後,建商是否提供 施工圖面與工程進度回報。
驗屋時,尤其要檢查 水電點位、隔間位置是否與客變一致。
建議保留一份建商簽核過的 最終客變圖,避免糾紛。
客變流程(一般流程)
1.簽約 / 詢問客變
在買房或簽約時,就要先確認建商的客變政策。
2.提出需求
買方整理好需求清單或草圖,與建商或代銷提出。
3.建商審核
建商判斷變更是否可行(例如:不能動結構、不能更改公設管線)。
4.設計師/工程部門確認
若建商同意,會由設計部門出具變更圖面,並標註費用(若有差額)。
5.簽署「客變確認單」
白紙黑字,記錄變更項目、費用、責任歸屬。
6.建商施工
依客變圖面進行施工。
7.完工與驗收
交屋時檢查是否符合客變內容(格局、水電點位、設備)。
確認與客變圖一致,避免糾紛。
「客變」全名是 客戶變更,指的是在 預售屋建造過程中,買方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,向建商提出修改室內格局或水電配置的要求。
簡單來說,就是房子還沒蓋好前,建商給你一次「客製化」的機會,讓你能把空間調整得更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在台灣買 預售屋,最常遇到的就是「客變」——也就是在交屋前,依照自身需求,與建商或代銷協商變更格局、用料或水電配置。這是一個既省錢又省事的機會,但也潛藏許多眉角,以下幫你整理 預售屋客變需要注意的重點:

客變的主要內容
格局調整
改變隔間:例如兩間小房合併成一間大房。
改廚房型態:開放式、封閉式。
水電配置
插座、燈具、網路線的位置與數量。
冷氣機孔、排水管、電源預留。
設備選擇
有些建商允許退掉原有廚具、衛浴設備,改由自己選購。
客變的限制
- 不能動結構(如樑柱、承重牆)
- 不能影響外觀(如陽台、外牆窗戶)
- 不能更動公共管線(如排水幹管、瓦斯管)
客變是否需要收費
一般情況下的收費模式
1. 免費客變
多數建商會提供 一次免費客變機會(通常只限於「格局調整」、「水電配置」等基本項目)。
例如:把兩房改成一大房、增加插座、調整開關位置。
2. 部分收費
超過範圍或次數:若多次更改,或更改內容複雜,建商可能會收費。
指定材料/設備:若想換掉建商配的廚具、衛浴,可能需支付差價或加工費。
退料不折現:有些建商即使你不要標配,也不會退錢,而是直接不安裝。
3. 完全不接受客變
部分建商(尤其是大規模建案)為了施工進度與統一性,可能完全不提供客變。
注意事項
提前確認:在簽約前就要問清楚「是否提供客變」、「客變範圍」、「是否收費」。
白紙黑字:若有收費或差價,一定要在「客變確認單」或「合約附註」寫清楚,避免口頭承諾。
比裝潢更省:即便需要收費,通常 在建造中修改比交屋後再拆改便宜,所以若有需求還是值得考慮。
結論:
基本格局/水電調整 → 多數建商免費
特殊需求/材料設備更換 → 可能收費或須補差額
建議簽約前一定要和建商確認清楚,避免後續爭議。

預售屋客變注意事項
1. 客變時機
一般建案會有 「客變期限」,通常在建商進入施工、灌漿前就必須提出需求。
建議在 簽約前或簽約同時 就詢問清楚:是否提供客變?範圍到哪裡?是否收費?
2. 一般變更範圍(並非所有預售屋都提供客變)
✔️ 常見可變更:
隔間牆增減、房間大小調整
廚房開放式/封閉式
浴室乾濕分離設計
插座、開關位置與數量
空調管線預留位置
家具收納空間預留
❌ 通常不能變更:
建築結構(樑柱、承重牆不可拆)
外觀立面(窗戶、陽台格局)
公共管線(排水幹管、瓦斯主幹線)
消防系統位置
3. 設計與實用性
動線規劃:確認玄關、客廳、廚房、臥室的使用動線是否順暢。
收納空間:提前考慮衣櫃、鞋櫃、儲藏室位置,避免入住後才發現收納不足。
電器設備:是否需加插座、USB插孔、網路線孔、電視牆管線等。
未來彈性:小孩房、書房是否需要隔間,或先開放成多功能空間。
4. 水電管線規劃
插座、開關的高度與數量是否符合生活習慣。
是否需 220V電源(例如冷氣、烘衣機、IH爐)。
廚房/浴室水槽與排水管位置是否符合需求。
預留未來可能的設備(洗碗機、飲水機、全熱交換器)。
5. 費用與合約
有些建商提供「免費客變次數」,超出則需收費。
確認是否有 「客變合約或確認單」,避免口頭約定無憑據。
建商可能會規定指定廠商施工,若需自備設計師,須提前談好條件。
若涉及退料(例如退掉廚具、衛浴設備),要確定是否能折現或換等值。
6. 施工品質與驗收
要確認客變後,建商是否提供 施工圖面與工程進度回報。
驗屋時,尤其要檢查 水電點位、隔間位置是否與客變一致。
建議保留一份建商簽核過的 最終客變圖,避免糾紛。
客變流程(一般流程)
1.簽約 / 詢問客變
在買房或簽約時,就要先確認建商的客變政策。
2.提出需求
買方整理好需求清單或草圖,與建商或代銷提出。
3.建商審核
建商判斷變更是否可行(例如:不能動結構、不能更改公設管線)。
4.設計師/工程部門確認
若建商同意,會由設計部門出具變更圖面,並標註費用(若有差額)。
5.簽署「客變確認單」
白紙黑字,記錄變更項目、費用、責任歸屬。
6.建商施工
依客變圖面進行施工。
7.完工與驗收
交屋時檢查是否符合客變內容(格局、水電點位、設備)。
確認與客變圖一致,避免糾紛。